The Arrivals: 凝視抵達者
2015年八月,敘利亞戰事不斷,梅克爾的開放政策讓德國成為歐洲最早擁抱敘利亞難民的國家。隨著移民潮之後的後續效應問題,加上科隆跨年活動的大規模性侵事件,使得全球對歐洲移民危機和敘利亞內戰難民問題的關注與日俱增。針對此事延伸至台灣的社會氛圍,本單元特別邀請身具德國科隆女性影展選片人、導演及社會運動者等多重身分的貝蒂・席爾( Betty Schiel)女士,精心策畫本客座單元,希冀讓台灣女性影展觀眾能藉由相關影片與論述,了解移民(難民)與性別議題,並於影展期間進行深度國際交流。
客座策展人的話
移民/難民與性別是個重大議題,必須融合多元主軸來談,於是我選出不同形式的影片,囊括長片、短片、劇情、紀錄等等不同元素,做一次宏觀式的呈現。隨著每日的新聞報導,現階段整個歐洲對於移民議題的爭論越演越烈,不少帶有種族歧視的國家分子利用「女性主義」合理化對於伊斯蘭族群的仇視。本單元將帶領觀眾在不預設誰是加害者/統治者的前提下,探索關於移民遷徙的背景。我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全球化下的移民者。引用女導演黛安娜・蓋伊(Dyane Gaye)所說:「我們緊緊相連,不分,『他們』與『我們』。」
貝蒂・席爾影人講堂
時間:10月14日(五)15:30
地點:光點華山一廳
▲ 單元片單
》 《愛琴海:死亡之口 The Aegean or the Anus of Death》
》 《中非少女漂流記 Arlette. Courage is a Muscle.》
》 《監視海岸線 Monitoring Seaborders》
》 《漿果之罪 How to Pick Berries》
》 《被剝削的夢 It Happened Just Before》
》 《邊境野餐 Pic-Nic》
》 《等待八月 Waiting for August》
》 《迢迢安眠日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 《在星空之下 Under the Starry Sky》
》 《慕尼黑—德黑蘭連線中 Munich-Tehran》
》 《消失的那一天 The Day I Disappear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