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導演的花樣新視界
雀雀
影評人
千百年來,女人對於「美」這件事有數不清的愛恨情仇。我們會因美而被戀慕,也因失去美而不被關注。我們從擁有外在美到培養內在美,再從尋找美到創造美,戮力開拓與延展美之定義的工程幾乎可與女性思想進化史劃上等號。時至當代,女人所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境界。本單元以「拍到荼蘼.影像成癮」為主題,所推薦的是在玩轉與創發影音形式美學上有特出表現的女性導演作品。這些作品出處各異,各自在一花一世界裡吐納著不同的氣息與故事,唯一相同的,是她們形塑出了強烈的電影風格,像是一個個擁有讓人過目難忘外表的女人,卻又不止如此。畢竟,佛乘蓮而來,是要讓你先被祂的美所吸引,然後才能告訴你祂好在哪裡,而本單元八部片的實質意義上亦如是。
《黑暗中赤腳漫舞》與《無/舞》除了綻放人體之美到令人印象深刻之外,《黑》片原始意味極濃的將天地人精神與肉體的關係做了環環相扣的連結,再將舞蹈表演及其背後的編舞、音樂、燈光、裁縫與舞者等專業相結合的成果,視做一場以身言志的神聖儀式,其黑白片的優雅神秘人文質感恰恰與《無/舞》的厚重色彩產生了出世與入世、古典與現代的對望論述。《無/舞》的每一個畫面都似一張海報、每一顆鏡頭行進都令人屏息,奇妙的是若此詭譎華麗的舞姿是在平日尋常的辦公室、超商、餐廳或運動場等空間裡發生,文明對於人性與靈魂的扭曲與影響,透過怪異的舞姿昭然若揭。
異國風情的獵奇遊覽一向是地域電影走向國際的一大利基,然而不同於一般獵奇電影要販賣對於異世界人文奇觀的刻板想像,《遺忘越南》具萬花筒性質般地、詩意地傳達出越南之美與其殘酷面,誘使觀者能盡情耽溺在越南人平凡生活的花花視野裡,本片影像與字幕的編排處理使之超越了導覽層次的紀錄片,也跳脫自問自答隨性意味的實驗片,但卻又同時保留了這兩種類型性格。有趣的是,此片或許不自覺地點出這個國家是倚賴著女性的撐持而運轉,使人玩味。
特殊場域的異地生活展演永遠有其魅力,電影《那父那子那馬》把蒙古綿延起伏的地形與其生活的關連縫合入裡,男孩在蒼茫草原上獨推嬰兒車、策馬、與家人日常摔跤的影像皆能讓觀眾印象深刻,但在大草原上的小家庭生活困境卻是讓人不忍卒睹,無奈之程度是到了骨子裡去的。反之,《去菲菲聊是非》的猶太人導演將鏡頭固定在以色列某間小髮廊洗頭臺的有限空間裡,讓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婆媽姨姐大聊以阿話題,她們的對話在無拘束的髮廊中竟有十足善意,其思維之寬闊、和平意味之高,幾乎讓人不敢相信以阿衝突是真的存在的。畢竟時至文明的今日,威脅生命的,本該就只有病痛而非戰爭。
奇片《練習說再見》是荷蘭熟女生死版本的《慾望城市》,四個女人的故事以日常記事式的拍攝方式,講的卻全是女性間觸目心驚對生活與生命的坦承告白,你很難分清楚演員們究竟是在照劇本演還是講真心話?無論如何,就算沒有精心厲害的影像設計調控,片中乍現的某些概念性畫面仍足以驚嚇你的感知經驗。《媽媽的大兒子》講漁村里相依為命的母子,一回在老母親外出的過場中雲淡風輕地讓一女人與一女孩作為路人與她擦身而過,女人與女孩的行進方向與老嫗的並不同,年輕者想要前進、年老者意欲回走,都是人性的自然趨勢,而《媽媽的大兒子》以唐氏兒注視著年邁老母的單純眼界般的攝影筆觸,使全片散發著生命輕盈的淨透氣息。
任何生命態度,都有風格,就算只是居家生活也在各種不同目的之下產生各種氛圍。《榆樹與海鷗》描述一個女人從舞臺下場,進入專心、只能孵育嬰兒的孕婦狀態,她被迫檢視生活的細節與需強行將思維沈澱,精心營造的人生狀態瞬間毀壞,需要砍掉重練的巨大失落感該如何排解?抑或就是只能笑看?
綜觀本單元所有影片,共通點是在於無論電影本身為劇情片、紀錄片、實驗片或者複合式,都承載著不同人文景致的色溫與感性,都具有揉合與模糊化「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界線特質,以及嘗試新創作風格給予受眾驚艷的企圖心。此舉不但突破了類型電影間的疆界,破除俗世對於什麼性別就該做什麼事的刻板認知,可視為女性電影創作者展現絕對自由美感的無聲宣言,也是女性主義扎實實踐的前衛試金石。
▲ 相關講座資訊:【二三講座:女人不拍女人,還能拍什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