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10/21 12:05
出席講師:2011女性影展國際選片人 黃慧敏
2011女性影展總監 游婷敬
文字紀錄:顏培根
黃慧敏:我先從《愛之旅程》開始講,它是鹿特丹影展出錢拍了一系列的「遺忘非洲」的紀錄片,片中得愛滋的媽媽是在先生死後才警覺到自己有可能得了愛滋。在確定自己是HIV陽性後,她才去式在教會中去挑戰這個議題,因為教會中是比較排斥愛滋病的。這個女傳教士面對自己的問題,又能挑戰現有制度,所以我先將這個紀錄片特別提出來講。比較特別是這個導演2002年是做金融業,後來就決定拍紀錄片,她第二部紀錄片有在釜山影展放映並得獎。
下面幾部片都是在講形式的東西,《無所不在》用了很多法國新浪潮的跳接,是當年高達他們創造的一種方式,不僅是形象上的跳接,也做了很多驚悚聲音的處理,許多聲音與影像你無法捉摸從哪裡來?有模糊的地帶開放觀眾去詮釋。最後的結局是去看了祖母,是在一個精神病院,太太問先生說你會不會覺得你兒子會變的跟媽媽一樣,所以就知道媽媽的精神狀態有問題。所以最後發現很多可能是太太的想像,時間也是跳躍的,沒有告訴你一定的答案,這是這部片有趣的地方。
《愛似荒漠》是以色列的短片,現實與想像交錯,一對夫妻,先生可能要離開太太,太太臉上有些傷,可能是家暴,所以是在回憶他們狀況比較好的時候,也是開放給觀眾去想像,很簡單的故事卻把她拍得很有創意,用很隱喻的方式來處理,聲音與影像的拍攝也很厲害。
《戰音靡靡》不曉得大家有沒有覺得很震撼的感覺,我自己是有的,他把戰爭與電音結合起來,並用了很多紀錄片的畫面,像二次大戰,以及以色列、阿拉伯的戰爭,幾乎把所有戰爭都剪進去。還有像是教小孩婦女用槍,或是轟炸配上電子音樂,很強烈的手法。她告訴你戰爭的事實,從這些之中要觀眾自己體會戰爭是什麼?美、英、德、法、義目前是最大武器輸出國,當初簽署和平協議的五個國家現在還是最大的武器輸出,我們可以知道戰爭是永遠無法停止的。
《失控的實驗室》也是以色列拍的,最後的結局那個女科學家,掌握了女訓獸師,也可以掌握那個鐘擺,很有次序、對稱的畫面最後卻失控,最後只能把這些狗、人都殺了,也有諷刺德國人的意思,不然為何最後收音機出現德文呢?這個科學家選擇把所有人殺了,自己在好好在實驗室做實驗、繪畫。我們也可以用人類、大自然,理性與失控的二元辯證來談。一開始黑白、左右對稱,後來失控時就用比較凌亂的方式呈現。
Q:《愛之旅程》比較像是一般說故事的方式,為何會放在這個單元?
黃慧敏:我一開始有說,這個單元是形式美學與新浪潮,包含兩個主題的電影。新浪潮是拍議題上比較新的議題,所以會將這部片放進來。今年的影片比較沒有能歸類在今年任一主題的時候,就會放進新浪潮這邊。
游婷敬:在我們整個策展專題操作上,如果型式美學、新浪潮各自獨立的話,根本無法成為一個專題。法國新浪潮是楚浮、夏布洛當時發展新的電影語言的出現;台灣也有台灣新電影,現在如焦雄屏老師也有一個說法,可以說台灣"後新浪潮"出現了,那我回來問一個問題,如果是台灣當年度的片子應該怎麼放進單元?或許型式美學、新浪潮的片子也可以分開,但觀眾的接受度在哪?想聽聽觀眾的觀影體驗。
黃慧敏:韓國女性影展也是這樣,New Current是當年比較新的片子就會放在這裡面。我們今年也看了一、兩百部才選出這些片,比往年影展的片子還多,這些女導演創作力非常豐富。今年沒記錯的是198部,從中再交叉討論出來精選片單。
游婷敬:今年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導演創作不再是單線性,而是多元性的創作,建議觀眾可以拋開既有的觀影模式,而去享受聲音與影像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