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枷鎖特輯─《兒女》映後座談QA記錄

 

IMG_3934.jpg

 

片名:女性枷鎖特輯─《兒女》

場次:台北華山 2 廳 10/16(日)21:10 ★

主持人:郭富宜

與談人:陳小娟│《兒女》導演

 

與談人分享

 

郭富宜:

這是我第二次看《兒女》,在台灣基督徒不是那麼多,當初創作這個故事是因為什麼原因?

 

陳小娟:

其實我本來成長的過程中,在基督學校有十幾年,很多老師都是基督徒,但我一直沒信教,不過身邊有很多基督徒朋友,他們會分享被這個身份限制的地方,尤其是天生就是基督徒的人,成長到某個時間就會想,到底我相不相信神,還是是因為家人的原因,他們告訴我後就想創作這個故事。

影片有兩條線,婚前懷孕那條線,在我創作後看到一個新聞訪問,一對基督徒夫婦說他們孩子死了,但還是說那是奇蹟,下面很多留言罵他們神經病,也有基督徒說真的會這樣想,所以電影變成兩次的懷孕。

 

郭富宜:

我個人看的時候,數度因為「幸福」兩個字翻白眼。香港信奉基督徒的人真的很多嗎?

 

陳小娟:

真的滿多的,而且很有錢,創辦很多非營利組織和學校,幫助老人小孩等等的,每個人身邊一定都會有一些基督徒,所以我拍這部片阻力滿大的,像裡頭的兩個教會,花了很多時間跟他們協調。借這種場地都要看劇本,他們不是看錢,是看故事跟他們的宗教有沒有衝突,我拍這部片好像是在批評基督教,但其實是希望引發思考,後來這兩個教會同意借給我們拍,只是中間很麻煩,未婚懷孕在他們的教條真的很嚴重。

 

郭富宜:

當初創造這個男主角的時候有什麼故事?

 

陳小娟:

其實電影裡有很多我的政治影射,其中有些拍攝的地方影射「暗角七警事件」,男生也是學某個領導。我其實參加了一個比賽,在那個比賽放完之後基本上都不能放了,他們就不往外推,這次在台灣也是我自己投的。

我取了宗教的男女關係,男的好像香港政府,女的好像失望的香港人民,我自己的影射,要香港人才看得懂。片子裡有些新聞用過的詞語,所以以前在香港放的時候他們都狂笑,譬如男主角跟女主角說「先懷著,我們下次可能更好。」有個領導說「這個方案先留著,下次會更好。」有很多這種對白塞在裡面,當時香港觀眾都聽得出來,我是挺詫異的。

 

IMG_3930.jpg

 

QA時間

 

Q1:我對結局比較好奇,最後女主角死了,原本以為她會離開這個關係,為什麼會選擇用死亡呢,這個方式是最絕望的,除了死沒有別的地方逃走。

陳小娟:男主壞,女主也沒好到哪裡,她也很在意別人怎麼看她,她覺得自己做錯的事情太多,她期待丈夫跟她不要離婚的原因是「我還愛你」,而不是「我們是基督徒」,女主角挺絕望的。另外也有一點報復的心理,她能報復男人的方式就是讓他臭名遠播,對基督徒來說是挺嚴重的,有這樣的憤怒跟悲哀,她覺得她離開了丈夫也不會好過。這個女生沒有自主意識,都要問老公怎樣怎樣,她以為她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但喪禮還是以基督徒的方式舉辦,很諷刺。

 

Q2:最後跑工作人員字幕時,最後一行寫「純屬虛構」,我覺得滿有意思的,導演是刻意放嗎?想請你多談談在香港放映時有壓力嗎?還是有什麼阻力?

陳小娟:一般虛構都會寫,是避免有法律的問題,觀眾的阻力沒有,只是覺得怎麼沒幫我多投一點影展,內部的人就跟我說太政治了。

 

▲  對相似主題片單有興趣嗎?看更多亞非新視界」單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7女性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