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競賽短片集 2》映後座談QA記錄
 


 

片名:台灣競賽短片集2

場次:台北華山 2廳 10/19 (三) 15:20 ★

主持人:吳凡

與談人:

洪雅治│《觀漁》導演

江薇玲│《二姨丈的TATALA》導演

王逸鈴│《迎向邊疆公路》導演
 

QA時間

 


 

Q1-1:海上拍攝的困難?

A:最難的是暈船,吐,海水,魚的味道。

A:找魚船不易,船主常不樂意,然後也是牽涉兩岸關係敏感的法規問題。
 

Q1-2公路電影的參考?

A:寫腳本時就想拍公路形式的東西因為自己曾經也在路上旅行,想拍公路流動跟迷失的感覺。
 

Q1-3山區拍攝的困難?

A:八年前拍的,設備很克難,男人上山工作女生不能在旁邊,所以很困難。第一次不敢去,姨丈說了可以才敢去。
 

Q2:製作期間的問題?

洪雅治:大概一年,一面拍攝一面試著了解議題。

王逸鈴:劇本兩個月,前置數個月,拍攝八九天。

江薇玲:八年。對自身文化的找尋,人生比較多時間在台灣,回到蘭嶼花了一些時間找自己,學母語,得到母親的幫助翻譯與支持。
 

Q3:問姨丈,達悟人幾歲老花?船落成支後得到什麼祝福語?

A:媽媽四十五歲戴老花。但達悟老人不習慣戴老花,只是順其自然。我故意留伏筆,因為姨丈造的船一定是好的。蘭嶼人的稱讚都很含蓄,會說船槳划很快,這類。

一位蘭嶼人回應:覺得片子把蘭嶼文化的各面向透過慶典的各個細節呈現了,對蘭嶼女人而言,也是從來看不見的男人的工作過程與對話,很感動。
 


 

Q4:2009第一次去蘭嶼,之後每年去,發生生命翻轉,想問觀光客對在地的影響,也想問造船文化與技術流失的問題或危機?

A:危機也是轉機。現在家族式微,所以都是經費給予來造十人大船。二姨丈造船是為了回禮文化,想帶著自己的孩子做這件事。二姨丈也做平版舟體驗,環境已然不同,村子中還是有人在學做平板舟,但這些外人看不到。有些社造或觀光需求的體驗,也可以引發年輕人對自己文化的興趣。
 

Q5:女性好像有不能上船的忌諱,不知道片一是否有遇到這個問題?

A:有,但是看船主,我們還是有上去。因為船主人很好。
 

Q6:《觀漁》 問導演對漁業移工問題本身的立場?

A:體諒勞工這一方,希望大家也可以回到自己社會的勞工議題也可以多關心。許多在公司工作的人也像在船上那樣的無助。過去漁工多半是中國,但後來中國經濟掘起,所以才轉為東南亞的移工。台灣勞工很少,許多人心疼孩子不讓孩子上船,但我們若可以設身處地替這些漁工想,稍微複雜的去理解這個世界的話,許多的對立就可以被化解。

Q7:《二姨丈的TATALA》 問導演對結局的想法?

A:我自己心中對結局是有設定,但開放式結局是提問,人生中許多問題是不會被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這個懸置,這也是我對生命的提問。

 

▲ 看更多「台灣競賽獎」單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7女性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