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1 

與談人:鄭美里(知名作家)、游婷敬(2010女性影展總監)

游婷敬:這部電影不難,但是也很難,它的敘事很流暢,涵括了國家認同、歷史 和記憶,是相當豐富的一部電影。

鄭:這位導演本身是劇作家,這是她第一部電影劇情長片,運用劇場的概念去拍,因此戲劇張力十足。我參與台灣的婦運20年,常常在想,女人如何能同時兼顧理想和母職,特別是這理想不被社會接受時?片中的母親參與的是1960年代的基進社會運動,因此她會做出搶銀行的舉動,這也讓她更為難。

這部片有點像是公路電影,片頭和片尾都以開車來表現,而夢也是重要的象徵。這些夢的片段,分不清是媽媽或女兒的夢;也許這是她們共同分享的記憶。

02  

游:鄭老師剛剛是從母親的角度來看這部片。我想從女兒的角度來談。這個女兒不知道自己是誰,她去破壞媽媽新家庭的美好狀態,作為一種報復,但她要的也許只是一個擁抱。她的報復,其實是一種哭訴的方式。另外這對母女的個性其實很像,都很烈。

鄭:最後母親又回到德國,最後一個畫面是河流,有流水聲,也許是母女心境的象徵,有療癒系的效果。

03  

觀眾:片中的爸爸說:「在德國,每個人都有重生的權利。」但他卻打了女兒一巴掌,我覺得這部分沒有處理得很好。

鄭:的確爸爸的表現很父權,不過這部電影對母女雙方的心境描寫得很深入。

04  

觀眾:為什麼女兒在片頭,和男人辦完事就把男人甩在公路上?是不是因為小時候受到創傷,才會變成這樣?

鄭:我們可以從外在的一些細節來看出人物角色的不安,例如閃爍的馬路的分隔線等。不只是女兒,這個被甩的男人也很困惑,他不知道女孩到底是高興還是難過。後來電影中有提到,其實她沒有親生父母的愛,缺乏自我認同,內心非常痛苦。性交的痛苦,其時也是她內心的展現。

至於爸爸的巴掌…我想爸爸很氣這個女孩來破壞自己的家庭,另外他可能也覺得女兒沒有權利去干涉她母親如何處理自己的過去,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沒有被割裂的。

游:這影片還有另一個有趣的部份…導演似乎要給予「母職」多一點空間。很多人從傳統的角度來看,覺得不管怎樣,只要做母親得丟下自己的孩子,就是罪人。可是其實她也可以有不養育孩子的理由。很多媽媽對自己的母職有焦慮感: “Am I good enough?”

05  

鄭:華語電影也有幾部是關於母女情仇。1990年的《客途秋恨》是張曼玉和陸小芬主演,女兒一直很恨媽媽,後來才知道媽媽的過去。還有一部片叫做《艾草》, 這部是講媽媽不能原諒女兒出去唸書還跟黑人生小孩,但是後來有衝突、契機,最後和解。

游:這部電影其實發生在很安靜的地方,發生的事情卻非常戲劇化。女兒的表演也是非常有聲音的,比如女兒在敲東西、丟啤酒瓶,吵翻的時候在車子裡把音樂開到最大聲,一點也不理會要關掉音樂的媽媽。這部片的的節奏很慢,敘事卻非常煽情。

06  

鄭:其實母女都是在抗爭,媽媽要抗爭她的上一代、她的保守知識份子父母。女兒也是在抗爭,只是她們在事件的兩端,所以無法了解彼此。

游:奶奶的角色是很幽默的,兩位祖父母級的長輩選擇用原諒、包容的方式去處理事情,例如媳婦不煮飯,她就接來煮,也不會去責罵對方。

07  

談到父親打了女兒一巴掌,我不覺得他很父權。他如果很父權,早就把這個女兒趕走了。弟弟很可愛,試圖拉攏大家的關係。這個劇本很成功的地方是,每個角色都是受憐憫的,觀眾不會去討厭任何一個角色,導演也沒有把男性的角色負面化,沒有性別歧視。別以為女性影展的電影都是憎恨男人哦!()

另外弟弟其實也很可憐,他原本要接納姊姊,最後卻發現她是要來破壞自己家庭的。我覺得本片的中心主軸就是背叛。爸爸覺得被背叛,「我跟你結婚這麼久妳都沒有坦承過去」;女兒也覺得被背叛、被媽媽遺棄。媽媽覺得被背叛,是因為女兒把她當年的正義當笑話,這也就是這部電影如此精彩的原因。

德國新電影有個重要女導演─馮卓塔。新電影的興起,正是德國政治社會紛擾的時期。他們共同關注的議題恰巧是母親的角色。今年的閉幕片其實講的都是母性 強韌的生命力,不管在任何狀態下,都要想辦法解決生命中的課題。

最後關於片尾的河流景:跨了邊界,換了認同,語言也開始轉換。今年我問了比利時女性影展的策展人,她們說歐陸國跟國之間的認同,就像河流會流經很多地方,是很錯綜複雜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7女性影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